桃花源景區占地157.55平方公里。其中“世外桃源”主體景區15.8平方公里,“武陵漁川”沅水風光帶水域44.85平方公里,外圍保護區96.9平方公里,主體景區包括桃花山、桃源山、秦人村、桃仙嶺。風景資源16類。其中山巒、巖體、水體、河洲、洞穴、峽谷、天象、生物景觀8類;標準景點95個,內部景界分布丘巒脊嶺35條,峽谷19條,溪澗18條,水庫池塘72口,涌泉32穴。
一千五百多年前,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一篇千古名文《桃花源記》。說是武陵地方的一個漁夫,沿著一條小溪航行,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,就丟下船從這缺口里走進去,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。在這個世界里,土地平曠,房屋整齊,人民生活古樸而富裕,男女老少熙熙為樂,看到漁人大吃一驚,紛紛請他回家吃飯飲酒,自稱祖先是為了逃避秦時的戰亂,逃進桃花源來生活。這些人不知道秦以后有過漢朝,漢朝以后又有晉朝。漁人在這桃花源里住了好幾天,想家了,就與他們告別。出了桃花源,以后再去尋找,就找不到了。
這一“仙境”可能是詩人的理想世界,但是自從這篇文章產生以后,廣大讀者總想知道的“桃花源”的原型究竟在什么地方。有人說在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,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。說是這里有一座武陵嶺,有武陵村,還有一塊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。它的地理環境極像文章中描寫的桃花源,而且這里還有姓陶的人家,從他們的家譜來看,他們的始祖就是陶淵明的子孫。
但是一般都認為,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縣。
桃花源面對滔滔的沅江,背倚巍巍的山峰,行人走過桃花源牌坊,就是桃花溪水。沿著溪水前行,有一大片桃林,“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”,與陶淵明文章中描寫的一模一樣。桃林深處有一座橋,過橋不遠,就能看見秦人的古洞,進洞行走數十步,眼前就“豁然開朗”,看到“土地平曠”的千丘田,“屋舍儼然”的豁然軒。千丘池旁有“延至館”,說這是桃花源中人宴請漁人的地方。人們還說,最早來到這里的三個人是一個男的,兩個女的。男的叫李立,是為了逃避秦始皇抓民夫修長城;一位郭嫂是為了逃避秦始皇選民女進宮;還有一位老媽媽是失去兒子媳婦的孤老。他們三人進入桃花源后組成家庭,生兒育女,以后漸漸組成村落。因是三姓組成,所以這村子叫做“三合村”。
根據歷史的記載,這里早在漢代就以自然風景區著稱,晉朝以后又建立了桃川宮等人文景觀。大約在北周時代,人們發現這里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,就改名為“桃花源”。到了唐朝,正式開辟了從縣城到水心岸的四十多公里的桃花源游覽區。到了宋朝,從沅江畔到桃花山,形成巨大的建筑群,可惜在元末時被火災所毀壞。明初得到復興,明末又被火燒掉。清朝光緒年間,桃源縣的縣令余良棟重新修建了陶淵明的祠堂,沿山配置了亭臺樓閣:問津亭、延至館、窮林橋、水源亭、豁然軒、高舉閣、尋契亭、既出亭、問路橋等,都是以《桃花源記》來命名。它的面貌一直保存到今日。
今日我們游覽桃花源,景點就更多了,有所謂“內八景”,即爛船洲、桃花溪、遇仙橋、秦人洞、空心杉、摩頂松、煉丹臺、瀹鼎池等。還有所謂“外八景”,即桃源仙隱、潼舫晚渡、漳江夜月、潯陽古寺、(艸錄)蘿晴畫、楚山春曉、梅溪煙雨和白馬雪濤。每中每一景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。就以“爛船洲”來說,說是那位發現桃花源的武陵漁夫,名叫黃道真,他在桃花山洞口把自己的小船用纜繩結在那里,然后進入桃花源,在里面住了幾天,再來到渡口,一看小船已經爛掉了。原來是“山中方七日,世上已千年”。于是,這塊地方就被稱為“爛船洲”了。
總之,《桃花源記》一文,為我們描繪了最理想的農村生活圖景,我們到任何相似相近的田園村莊中,都會發現自己心目中的“桃花源”。
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《桃花源記》中曾描繪過一個令世人無比向往的桃花源,據考證,它就位于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。
桃花源始建于晉代,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,在元代時毀于戰亂,明清以后又開始復興。歷代以來,孟浩然、李白、韓愈、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里并留下墨寶�,F在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仙嶺、桃源山、桃花山、秦人村等景點,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公里,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、戰國彩菱城遺址、熱市溫泉等可供游覽。如果你對那些新建的亭臺樓閣不感興趣,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寧靜的田園風光,那里的自然風光還是不錯的,臨沅江,靠群山,古樹修竹遍面,《桃花源記》里所描繪的“芳草鮮美、落英繽紛”的意境尚可尋覓。此外,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,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,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,又有富春江之秀,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。
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圣地之一,有第三十五洞天、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謚。千百年來,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,忙煞古今游人,陶淵明、孟浩然、王昌齡、王維、李白、杜牧、劉禹錫、韓愈、陸游、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。解放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桃花源、關心桃花源。1995年3月24日,江澤民主席視察桃花源并題字。
1990年以來,桃花源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復開發高潮。修復開發后的桃花源 ,有神話故鄉桃仙嶺、道教圣地桃源山、洞天福地桃花山、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區近百個景點。每年一屆的桃花源游園會,是湖南省“三節兩會”的重要活動之一。 常德桃花源主要景點
1、桃花源牌坊
仿古建筑,高16.18米,寬26.8米,中空凈跨12米,為目前我國橫道跨線最長的第一大牌坊。1992年由桃源縣政府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管理處集資興建。桃花源牌坊相傳為人間和仙境的接界處,在這里可遙聞仙境內的雞犬之聲。牌坊外為人間,跨進牌坊即到了桃花源仙境。
2、桃花山牌坊 牌坊為門樓式,始建于1943年,后傾塌,1973年按原貌恢復。牌坊上方匾額題“桃花源”三字,字為魏碑體,十分遒勁有力。兩邊有石刻“紅樹青山斜陽古道,桃花流水福地洞天”對聯。牌坊兩側各翼居古亭一組,每組4座,共8座,占地1500平方米,分別以民間傳說的八仙命名,稱八仙亭。8亭造型迥異,極富特色,與牌坊一起,互相映稱,共為桃花源著名建筑。
3 、夾山寺 位于石門縣城東南15公里的石板橋。此地兩山夾寺,一道中通,故名夾山寺。夾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(870),懿宗李漼下詔大營夾山,后宋神宗趙頊、元世祖忽必烈也下詔勒建,故有“三朝御修”之稱。宋代,圓悟禪師在此住持,著有《碧巖錄》,流傳全國及朝鮮、日本,被視為佛家寶典。以后這里便成為澧水流域佛家的文化中心。清順治初,有奉天玉和尚住持,后圓寂,葬于寺旁。乾隆時,澧州知縣何磷,巡視至此,訪問僧俗,撰《書李自成傳后》一文,言“奉天玉”為李自成僭號。近年在寺西側發掘到奉天玉和尚墓志銘和“獷符碑”,又于廟墻中得桃花詩木刻版,從而引起史學界對李自成歸宿問題進行新的探討。夾山寺四周翠嶂蔽日,古木合抱,花鳥競技,山間流翠,風景優美。雄跨于山口的大雄寶殿為清代重建,此殿面闊7間,進深5間,建造方法有許多獨創之處,殿內有北宋大觀三年(1109)鐵鐘,附近有碧巖泉、青嶂嶺、闖王陵等名勝。
4、秦人村 包括秦人古道、秦人古洞、秦人居、秦人作坊和竹廊等。秦人古道位于酉山之麓,傳為避亂秦人送武陵漁人走出世外桃源的秘境,婉蜒近千米,由古牌坊、古道、古堡、古點將臺、古洞組成,為江南罕見之仿先秦建筑。秦人古洞在桃花潭上方,洞長67米,洞口鐫“秦人古洞”四個大字,奇石怪松,古色蒼然,相傳為漁郎進村的通道。入洞曲徑通幽,恍入陶記意境。出洞即到秦人村竹廊。竹廊長1068米,廊腰亭閣,透迄婉蜒,內掛歷代名詩佳畫,兩旁栽各類名竹,是一條藝術長廊,被游人稱為“天下一絕”。
5、方竹亭 原名桃川八方亭,明萬歷二十三年(1595)湖廣按察江東之參政陳性學修建。亭為八方形,三門四窗,高6米,墻厚1米,磚石結構。亭身潔白,頂蓋綠色琉璃瓦,內頂為半球形,亭內立有古今石刻6方。亭外四周,長有叢叢方竹。方竹,眼望為圓形,手摸有棱有角,如刀削成,為桃花源僅有珍品,方竹亭因此而建。方竹亭附近的碑廊,廊內立有歷代吟詠桃茶源的詩碑17方,其中唐代詩人杜牧、李群玉、胡曾吟桃花源的詩碑3方,書法秀逸,尚可摩讀。
6、劉禹錫草堂 劉禹錫,字夢得,唐代著名文學家、詩人,授監察御史,貞元年間,因參與王叔文集團,主張革新政治,失敗后,被貶為朗州司馬。劉在任朗州司馬10年間,常寓住桃仙嶺吟詩作賦。為此,建草屋5間,竹樹掩映,室內刻有千古傳誦的《陋室銘》。草堂附近,有詠歸亭,為劉禹錫吟詠之處。亭居半島之間,三面環水,桃紅柳綠,風景如畫。
7、佳致碑 全稱“桃源佳致”碑,為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貶朗州司馬時游桃花源所題。碑高2.4米,厚0.26米,原碑歷久剝蝕,現碑文“桃源佳致”為明萬歷三年(1575)湖廣巡撫趙重書,字體隸書,古雅蒼勁。石碑為清光緒十八年(1892)桃源知縣余良棟刻石重立。1992年建有碑亭。亭飛檐翹角,金碧輝煌,四周綠樹成蔭,阡陌縱橫,意趣盎然,至此可統觀桃源山全景和領略“桃源佳致”四字的意境。
8、桃花觀 踞桃花山主峰天尊崖上。始建于唐初,明萬歷三十七年(1609)湖廣巡撫廊顯忠重建,名大士閣,1914年改名桃花觀至今。觀兩旁題有“秦時明月,洞口桃花”對聯,觀內有歷代名人題匾和近世名家書畫繡像。桃花觀兩廂,有躡風亭、探月亭相向而立。躡風亭名源于陶淵明詩“愿言躡輕風”之句,1914年桃源知縣楊瑞鐺建。亭為四方形兩層磚木結構古典建筑,室頂耀金,琉璃呈碧,鴟吻啄空,雕梁飛丹。廳內正壁立有桃花石《桃花觀序》碑,介紹了桃花觀幾度興廢的歷史,內外壁間嵌有歷代名人詩文碑刻。玩月亭位于桃花觀右側,為具有民族風格的四方形兩層建筑,始建年代不詳,現建筑是1964年仿建的,其名源于劉禹錫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詩。
9、摩頂松 摩頂松原在桃川宮前,相傳是秦人手植,為瞿童白日飛升處�,F松為明代所植,高30余米,頂平如蓋,蔭覆數十平方丈。摩頂松鱗甲粗厚,宛若巨虬,髯景婆娑,如青云籠絡。樹脂噴芳,清心爽神,遠望如鶴立雞群,傲然獨立,杰出挺拔,歷代游人留下許多贊美詩文。
10、高舉閣 始建于唐代,閣名據陶淵明《桃花源詩》“愿言躡輕風,高舉尋吾契”而得。后不知毀于何時。清光緒十八年(1892),桃源知縣余良棟全面修建桃花源,重建此三層古閣。由于此處地最高,登時險絕,所謂“山坳石蹬頗曲折,數十百級緣若鼠”即指此處�,F閣為1988年國家撥款重建,完工于1990年,規模遠勝于前,登閣四顧,綠圍翠繞,沉水如帶,桃源勝景,盡收眼底。唐著名詩人劉禹錫曾有“遂登最高頂,縱目還楚澤。平湖見清草,遠舉連霞赤”之詩句贊美這里所觀的景色。
11、水府閣 位于桃源山頂。始建年代不詳。明萬歷年間改建為三層磚木結構,上層祀玉皇,中層祀觀音,下層祀楊泗將軍,始名黃聞閣,因傳為晉黃道真聞道處而得名。水府閣聳峙山巔,下臨沅水,江天遼闊,氣熱雄偉,客帆漁舟,往來如織。四周參天古木,綠蔭籠罩,風景優美,為消暑讀書勝地。1961年被全部拆毀,現已復舊重修,新閣四層,高約30余米,與高舉閣南北遙對。下瞰桃川,東望洞庭,西顧壺頭,前對白馬渡,憑欄可觀蕭湘八景之“漁村夕照”。
12、問津亭 以《桃花源記》“后遂無問津者”句命名,傳為武陵漁郎問津處。清光緒十八年(1892)桃源知縣余良棟所建,后倒塌,僅存“問津處”三字石碑。近年復舊重建,規模遠大于前。亭內立“問津處”石碑,碑極高大,石質堅致,書法道勁,游者多喜摩讀。
13、纜船洲 又名爛船洲,位于沅水之濱的黃聞山麓。纜船洲伏若漁船,長3~4米,寬1~2米,高出水面不到1米。相傳為武陵漁夫沿沅水打漁到桃花源上岸纜船的地方�,F江濱豎有“纜船洲”三字的石碑。
14、桃川宮 始建于晉,原名桃源觀,唐初規模漸大。北宋末修五百仙人閣,桃川萬壽宮,此后即名桃川宮。據史書載,桃川宮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宮,“修廊夾五殿,重閣映千樹”,僅落腳柱石就達1330根,有“華夏第二宮”之稱。歷代詩人詞家紛紛潑墨于宮墻,日日有眾多香客膜拜,為中國古代四大道教勝地之一。明末皆毀于兵火,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重建,規模遠勝于前。
15、空心杉 位于桃川宮前,共兩株,相傳為晉代所植�?招牟坏珮涓煽招�,而且枝干和連發出來的小杉樹,心也是空的。宋代姜夔有“古杉晉時物,中空野人住,外圍十四尺,內可十客聚”詩贊空心杉的不同尋常。明末,空心杉與桃川宮共毀于戰火,后在原樹蔸上萌發了新苗,年深月久,現干大合抱,均干挺中空,樹葉婆娑,傳為奇觀。其中一株雖于清咸年間為大風吹折,禿干兀立,但仍枝葉青翠,欣欣向榮。
16、儺壇 位于秦人村竹廊盡頭,為秦人驅逐疫鬼舉行祭祀的場所。秦人村村民全姓秦,大概是避秦而來,不改姓氏。秦世傳巫教,奉把儺王。離此不遠處,還有儺王灣。儺壇前有鐘樓、鼓樓各一座,晨鐘暮鼓,響徹秦村。
17、鐵經幢 北宋文物,原建于常德山乾明寺內,1979年遷于市濱湖公園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經幢為宗教紀念性建筑物,用白口鐵鑄成,呈圓錐寶塔式,空心,高4.335米,底部直徑0.9米,重1520.8噸。結構分20層,用石灰相粘結,布局得體,結構巧妙,浮雕裝飾的人物和走獸栩栩如生。其中第一層除鑄浮雕8尊半身力士像外,還鑄有佛像10尊,中間飾有奔走飛騰的龍虎圖案。第20層為寶塔蓋頂,第8層和第11層上部具有出檐、八面桃角,傳說為系鈴用。第7層中部鑄有般若羅密多心經的全文,是研究我國佛教的寶貴資料。
18、三元宮新石器時代遺址 位于澧縣縣城北,范圍約20000平方米。遺址地層大部分探明為大溪文化地層,少數探明在大溪文化層之上疊壓著屈家嶺文化早期地層。出土的大溪文化遺物與江漢平原和長江三峽內同時期遺址基本接近。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泥質和粗泥紅陶,表面打磨光亮后上紅色陶衣,器內往往刷成光亮的黑色。器類多環底器、圖足器,較晚出現了三足器和平底器。器形有鼎、碗、缽、盆、罐、甕、鍋、器蓋、器座等。其中一件紅陶大鍋,口徑達68厘米,是原始社會居民共同生活的物證。出土的彩陶片,多是紅底上繪黑彩,多漩渦紋,有一種橙黃色薄胎單耳環,上繪黑、赭卵點紋或羽狀紋,十分精致。錐點紋心空心陶球,內藏小石子,搖動有聲,似是兒童玩具。這種陶球,是大溪文物和屈家嶺文物遺物中富有特色的物品。